DP跨學科實驗|夏日科學大爆炸

時間: 2017年05月10日 來源: 國際項目部 作者: 融合部:李星

這個夏天


 

讓我們化身“科學家

跟日常科學難疑

死磕到底

 

 

 

轉眼又至初夏,又到了DP學生跨學科實驗的時候。

 

去年,同學們在教學樓中庭用報紙搭成一座橋并測算橋的載重能力的實驗,在國際部反響強烈。

 

今年,古靈精怪的同學們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科學大揭秘呢?


伙伴們,

快跟上我的步伐,

抵達第一實驗現場

——

生物實驗室。

哈哈,

這場面

......

忒豐富了點!

 

有的小組已經在經歷煙霧的洗禮了,有的小組的蚯蚓在試驗臺上竄動,有的小組的可樂到處噴灑......

雖然一路“雞飛狗跳”,但同學們仍全身心的投入,看上去就像一個個專業的實驗研究員。

 

這次活動,學生分為10組,每組3人,分別進行不同方面性質的研究。

 

 

>>>研究項目一覽<<<

 

 1 

雪碧會損壞牙齒嗎?

 2 

魚的記憶只有3秒嗎?

 3 

喝酒會讓身體更暖和嗎?

 4 

高空落下的硬幣會致命嗎?

 5 

掉在地上5秒鐘的食物仍然干凈嗎?

 6 

蚯蚓被切斷還能存活嗎?

 7 

推翻一種認知:月亮上永遠有一個暗面。

 8 

駁論氣流經過機翼上和機翼下的時間相同。

 

這些燒腦的課題其實都是來源于日常生活,只是平時我們只拘泥于一些道聽途說或者猜測,并沒有切實的科學依據。

 

這一次,同學們利用平時積累的知識、調研技能,協同合作,探索真實的答案。

 

 

以其中第五小組的實驗為例

(掉在地上5秒鐘的食物仍然干凈嗎?)

實驗過程如下:

 

1

清潔盤子,并在盤子內底盤涂抹凡士林。

2

室內室外分別放置14個盤子,存放12小時。

3

在顯微鏡下觀察凡士林上粘著物質。

4

將食物分別放入涂抹凡士林的盤子內,時間不超過5秒鐘。

5

在顯微鏡在觀察食物上粘著的物質。

 

結果顯示

5秒內,軟糖、薯條和曼妥思均能粘著不潔物質。

 

因此,該實驗能夠推倒“5秒規則”。


DP框架下的第四組科學學科的實驗,需要在11年級時完成,涉及科目有生物、化學、物理,環境科學。

 

3至5名學生組成小組,展開為期兩天左右的科學實驗,旨在幫助學生拓寬其科學認知,從而提高其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

 

通過該項目,學生不僅體會到學習科學的樂趣,更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大家提出感興趣的研究問題、設計實驗、團隊協作、找到答案,與IB教育的培養目標相輔相成,培養成為優秀的終身學習者。

 

這次實驗的指導老師Mr.Patrick也說:“同學們做出的成果超過了我的預期,我為他們感到驕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