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雙減”工作的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家門口的好學校”建設工程,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市、區(市)縣教育部門通過名校集團發展、與高校共建附屬學校、學校結對幫扶、委托管理、“新優質學校”培育、公辦初中強校工程等系列舉措,多樣化培育優質教育資源。
組建義務教育名校集團78個,發揮名校優勢和品牌效應,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規模,覆蓋學生近30萬名。
促進區域教育融合發展,按照“2+2+1”的方式,共建6個區域教育聯盟,432所義務教育段學校結對發展。
推動14個區(市)縣與駐蓉高校深度共建26所高校附屬學校,構建“環高校基礎教育發展生態圈”。
通過名校引領、開放辦學、傾斜扶持,提升68所公辦初中辦學水平,培育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367所。
推動教師跨校交流,促進師資均衡,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區域內交流達15%,其中骨干教師占46%。
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報到率和幼升小、小升初就讀民辦學校情況兩個臺賬,推動落實“精準扶薄”。
近年來,全市建設了一大批市民“家門口的好學校”,實現了優質資源供給方式“多起來”,老百姓的認同度“高起來”,家長和學生“舍近求遠”的現象少了,家門口就近上好學的多了。目前,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學校已達612所,就近入學成為新常態。
★溫馨提示:初中未按政策規定入學的,將不能享受省級示范高中指標到校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