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奶奶的課堂上,不僅孩子們聽得入迷,就連老師和家長也變身乖學生。
四一班的家長們怎么也沒有想到,他們還可以重返課堂,和他們的孩子一起上課,成為"同學"。
原來四一班有一位特別的家長——她就是姜仲一同學的奶奶——著名的教育專家張玉仁校長。我們都喜歡稱她為"張奶奶",這學期她成為了孩子們特別課堂上的特別老師。
這學期剛開學,四一班家委會專門向她發出邀請——為孩子們開設作文課。張奶奶不但欣然答應,還邀請家長們一起來聽課。
幸福來得太突然,讓我們這些懷念課堂已久的爸爸、媽媽驚喜不已。

9月18日,周五下午,“張奶奶作文課”如約而至!我們準備好紙和筆,早早來到310教室,卻發現張奶奶比我們來得更早。
她身穿淺灰色的套裝,點綴著一朵精致的胸花,面帶微笑的她給人一種慈祥又溫暖的感覺。我們靜靜地望著張奶奶,滿滿的幸福感!
開始上課不久,現場所有的人都被這位可愛的奶奶深深吸引。
她詼諧幽默的上課方式,引來陣陣笑聲和掌聲。 "隨班同學"當然是看看他們的30個小精靈,有沒有認真聽張奶奶上課。"偶爾同學"除了想重返童年,還想知道他們的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同時了解如何寫作從而更好地幫助自己的孩子。歸類人群:紀副校長、語文組的雷老師、數學組的劉老師張奶奶還讓三個孩子現場采訪了"專門同學",問問他們今天為什么要來聽課?有一位自稱是張奶奶的忠實粉絲,另一位說來學習好的教學方法以便教自己的學生寫好作文,還有一位仰慕者是專門來聽課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從"權利"的廣義,講到學習是一種權利,要學會把握學習的權利。從"機會"的廣義,講到課堂是一次機會,要學會珍惜學習的機會。
從”借力發力”中的兩個"力"字,講到兩者的區別。張奶奶通過形象的比喻告訴孩子們:學習上老師給予你的力量是外力,最重要的是每個學生要發揮自己的內力,努力學會借力發力。
從“樂學樂長”中的兩個"樂"字,講到最好的學習方式是因為喜歡而學習,因為學習而快樂。
幸福的時光很短暫,五十分鐘的作文課結束了,大家仍意猶未盡。除了課堂上的歡聲笑語,更多的是我們對學習態度的反思。黑板上板書著十六個字"把握權利、珍惜機會、借力發力、樂學樂長",句句經典,耐人尋味。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每個人都應該好好行使并享受學習的權利,珍惜每一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愿孩子們都能成為一個樂思、樂學、樂問的幸福人,做一個柔心、明目、樂達的善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