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的大自然是如此美麗,四月的陽光是如此明媚,四月的大地是如此生機盎然。在這個最美人間四月天里,我們三年級PYP班迎來了本學期的第二個超學科主題:“共享地球”。

為了激發孩子們的探究興趣,我們播放有關地球資源的視頻給孩子們觀看,讓他們在直觀形象中去感知地球資源與我們生活的息息相關。與此同時,前期我們還做了調查并拋出了一些問題讓孩子們分組討論。什么是地球資源?地球上的有限資源和無限資源分別有哪些?對于“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有哪些了解?深入探究的地球資源是哪些?

孩子們根據各組提出的問題,主動去探究,利用信息技術課或者周末時間將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整理成果有的做成小報,有的做成精美的PPT。有的班還利用周日返校開展家長課堂或學生課堂。參加講座的家長或學生準備的話題內容豐富。他們有的講水資源,有的講太陽能,有的講森林資源,有的講礦產資源,有的講石油,有的講垃圾分類,有的講保護地球,有的講走進低碳生活……真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我們來到了“田園記憶”進行深入探究。這次探究活動我們體驗的項目可多啦!請看小探究者們發回的報道。
雖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鐘離不開木工的勞動成果,但是我從來沒有親自體驗過木工活兒。接下來,我們將走進創作棚當小木工。我非常興奮,因為我的夢想是當一名藝術家,能創造更多美麗的東西,木工同樣需要創造。木工創作開始了。老師給我們發了一塊木片和一張砂紙。這時,我冒出了一個問題:拿這些東西到底要干什么呢?我疑惑不解地等待老師的提示。哈哈!原來是這個意思啊,好好玩!我按照老師的要求開始做了。我先拿砂紙在木片上磨呀磨,不一會兒就氣喘吁吁地想:魯班是那么有名,他的本領是怎樣練成的呀?如果我是他,我馬上就不干這行了,賣糖葫蘆也比干這個強啊!我實在忍不住了,大聲喊道:“西瓜哥哥!磨這個木片有什么技巧啊?”他耐心細致地講了,我全盤照搬。不一會兒,一塊光滑平整的木片就磨好了。接下來,我在上面畫一幅美麗的畫,漂亮的工藝品就做好了!
首先我們來到了第一個變廢為寶的場地。老師發下兩個紙杯子,叫我們利用工具,對它進行再創造。隨便怎么剪,隨便怎么粘。一聽這里,我腦洞大開!哈哈,看王大師小手一揮,杰作立現!我首先在一個紙杯上畫滿小魚。為了畫得快,線條盡量簡潔。我把紙杯子拿到同學面前,慢慢旋轉,問他:“這上面有多少條小魚?”他眼睛都看花了,也沒數清楚。我說:“無窮大。因為我一直在轉,所以它一直重復啊重復……”第二個紙杯擺在面前,我要用來做一條章魚。我首先在杯底畫了一對鼓鼓的黑眼睛,又畫了一個夸張的歪嘴兒。接著,用剪刀在杯口處剪許多條條,把它搓成卷起的條兒,就變成觸須了。最后,我還在它頭上畫了可愛的蝴蝶結。看起來活潑極了!
我們先跟著熊大哥哥來到了一個小木屋房子,原來這里是民族藝術館,里面放有正方形的棉布,還有木桌子和木凳子。我心里疑惑地想:“這到底在干嘛呢?”一聽老師講解才知道我們馬上要體驗“白族扎染”。老師說:“我們要把白棉布染成一個五角星,制作過程簡單:先要折圖案,捆扎好,接著用清水浸泡,放進染鍋染色,最后沖洗晾干。”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一步一步地做。當我的染布洗出來時,先把橡皮筋都通通取下來,然后把染布打開一看,哇!我染布的圖案并不是五角星,而是一個“人”。小曾的是從大到小的卡通星星,小張的是一個大星星。同學們的圖案都是五花八門的,最漂亮的要數羅老的。
咦?老師手里拿那么多長塑料片是要做啥?哦,原來這個是要演示水到渠成的裝置啊!葫蘆哥哥講道:“植物要生長,需要適當的水分。我們通過合作來制作一個臨時裝置,灌溉植物。你們別看著它簡單,幾個人要配合得天衣無縫才算成功。”開始行動了!老師首先把我們分成幾個小隊,然后,讓我們各自拿一塊略長于瓦片的塑料片,手挨手地接起來,盡量接平,對準植物的上方,就像一道水渠。然后,他就開始往“水渠”上倒水灌溉了。我有點緊張,生怕出漏子。眼看水都倒下來了,我還沒有反應過來。只聽“啊——”地一聲,我嚇一大跳,原來有個同學沒有放平,水滴進土里了。后來,我們慢慢調整,一心一意,互不埋怨,竟然一滴水都沒有漏掉,全部喂到了植物的“嘴”里,我們成功了!欣喜之余,我想:男生平時都調皮好動,他們那邊可能不太妙吧。于是快步如飛地走過去看看熱鬧。果不出所料,他們的腳下一大片一大片的水,全濕了!哈哈,看來合作很重要啊!
我想:“微觀”就是很小的意思吧!沒錯,“微觀世界”就是顯微鏡的世界。我一拿到顯微鏡就看到了20x6=120mm鏡,心想:這個可真小啊!我迫不及待地把一塊小動物的足部放在顯微鏡上。啊!太嚇人了!我的心都快跳出來了,全身的肌肉都麻了。我又放了一個小翅膀在上面,結果看到了很多小點點,點點上還有小條紋,可愛極了!我們一下子就被“微觀世界”給迷住了,不管東西是死的還是活的都與肉眼看到的不一樣,還會看到些不可思議的不明物。我想:這就是“微觀世界”的神秘吧!
呀!這是什么動物?大大的眼睛,尖尖的嘴巴,長長的脖子,還有一對緊貼在身上的翅膀,原來是鴕鳥!哇!還有可愛的小鴿子,小小的腦袋不停地晃動,上面還有一雙像寶石般閃亮的眼睛。真棒啊!一進門就看到這么多小動物。我們真想馬上就去“鳥帥府”與動物們親密接觸。

你知道我們尋的是什么“寶”嗎?其實就是在一條鋪滿石頭的路上尋找一些與眾不同的石頭。 開始“尋寶”啦!我四處張望,心想:這么多石頭,看得我眼花繚亂,我上哪兒去找最喜歡的石頭啊?我蹲下身子,低頭一看,一塊愛心型白里透黑的石頭映入了我的眼簾。我自言自語道:“這塊石頭與其它石頭截然不同!對,它就是我心中的‘寶貝’,我要把它帶回家。”幸福來得太突然了,我還沒準備好呢! 我又繼續尋找,找了好半天,都沒找到更漂亮的石頭。我垂頭喪氣地走著,一位同學說:“你不要挑三揀四的。你看,我都找了這么多了。還有,你一定要專心,看你那心不在焉的樣子,就知道你沒認真哦!”我笑瞇瞇地說:“好的。謝謝你的提醒哦!” 不一會兒,我真的又找到了一塊白色的石頭,我興高采烈地去問老師:“這是白玉石嗎?”老師說:“不是,這是大理石。”我心想:“以后別亂猜了。啊!我居然找到大理石啦!”后來,我又找到許多喜歡的石頭。我們班有的找到了“瑪瑙石”,有的找到了“紅鐵石”,有的找到了“石灰石”,有的還用一個棒棒糖盒子來裝“寶貝”呢! 這次“尋寶”真是太有趣了!我不僅了解到很多有關礦石資源的知識,也領悟到“尋寶”時要耐心、細致。
我們首先體驗的是“春耕”這個活動。十四姐姐讓我們兩人一組,先拿鏟子,再拿種子,我們先用鏟子挖一個小洞。十四姐姐告訴我們一個洞里最多放兩到三顆種子。放完種子,我對同學說:“把泥土蓋上吧!”我滿懷期待地看著剛蓋好的泥土,我想:“這一顆奇形怪狀的小種子會怎樣生長呢?” 接著十四姐姐說:“現在發水壺,但是大家要記住一次不能澆太多水哦!”我把水均勻地灑在干干的泥土中,泥土慢慢變得濕潤起來。我想:“等到我們下次來的時候,這顆可愛的小種子會不會發芽了陪我跳舞呢?”
為了讓孩子們對《地球資源》的相關知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們結合春游的各類探究活動,給孩子們補充了森林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等相關方面的知識,以此幫助孩子深刻理解單元主題的中心思想并內化為行動。我們還讓每個孩子選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探究活動,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呈現。現在與大家分享一下孩子們的部分探究作品。

在“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孩子們根據前幾周的探究學習,進行了反思:為節約資源,愛護環境出一份力,盡一份心。孩子們精心設計了“珍惜地球資源”的宣傳標語,不僅在班級里展示了自己的設計作品,還把作品張貼在校園各個角落,以此警示大家要努力做到珍惜資源,節約資源,合理利用資源。讓大家樹立了“低碳生活”從我做起、“環保行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良好意識!

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這一天,孩子用各種方式表達了對地球媽媽的愛。愛在行動上——“愛心行動小組”的孩子們,有的幫助清潔工阿姨打掃衛生,有的去操場拾垃圾,有的去制止那些不愛護花草樹木的行為,甚至有的同學下午回家后還和父母在小區開展了“愛心行動”呢!這一天,我們各班還舉行了“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詩歌朗誦比賽呢!愛在詩歌朗誦里,愛也在深情地呼喚里:“只有一個地球,地球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只有人人愛地球,地球才會愛人人……”

通過探究,我們知道了地球資源是有限的,只有合理的利用資源,珍惜資源,地球媽媽才會善待我們每一個人。通過探究,我們深深地懂得保持地球生態平衡,就是保護人類自身;哪里有綠色,哪里就有生命;我們要追求綠色時尚,走向綠色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