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 2021 融合部DP學生錄取動態

時間: 2021年03月26日 來源: IB-DP 作者: 成都美視學校

360截圖-259125328.jpg

2020-2021這個“史上最難申請季”,IB學子也絲毫沒有妥協的意思,繼在早升階段拿下斯坦福offer后,在這個剛過去的寒假,美視IB部的同學們又收獲了多所名校的近50多份offer及獎學金


美國方向(部分):

斯坦福大學 (美 6)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美35)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美42)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美47)

華盛頓大學(美58)

康涅狄格大學 (美63)

賓州州立大學 (美63)

羅格斯大學 (美63)

美利堅大學(美76)

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 (美97)

猶他大學 (美97)


斯坦福大學

圖片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簡稱斯坦福

斯坦福大學與舊金山北灣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構成了美國西部的學術中心,并負責運行管理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胡佛研究所等機構。  據相關機構統計,截止至2018年10月,共有83位斯坦福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曾獲得諾貝爾獎(世界第七)、27位曾獲得圖靈獎(世界第一)、8位曾獲得過菲爾茲獎(世界第八)。 

 2018-19年,該校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均位列第二,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三  2019-20年,斯坦福大學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第三、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二。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圖片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簡稱UCI)

是加州大學系統中十個分校之一,也是世界頂尖研究型公立大學,又稱作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位于南加州地區洛杉磯東南方向的爾灣市。

作為頂尖研究型大學,UCI采用的學期制是Quarter制。Fall Quarter從9月底到12月中;Winter Quarter從1月初到3月下旬;Spring Quarter從4月初到6月下旬。學校的熱門學科有:醫藥學、經濟學、法律、工程學、人文學科、化學、生命科學、物理學、數學、機械與航空航天科學、社會生態學和英語文學等。

UCI在各個領域都被公認為開拓者,獲得了很多國家和國際榮譽。福布斯將UCI評為2020年美國多元化最佳雇主之一。2019年,《理財 》雜志將UCI評為全美排名第一的大學 。《紐約時報》 在其2017年和2015年大學入學率指數中將UCI列為美國大學中“為美國夢做出最大貢獻”的 第一名。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 》2020年美國最佳大學”調查,UCI在最佳公立大學中排名第八。另外,UCI在《Money》“最適合轉學生的大學”列表中排名第八。



英國方向(部分):

愛丁堡大學(英5,全球20)

曼徹斯特大學 (英6,全球27)

倫敦國王學院 (英7,全球31)

布里斯托大學 (英9,全球58)

伯明翰大學(英13,全球87)

利茲大學(英15,全球91)

諾丁漢大學(英18,全球99)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 (英19,全球114)

卡迪夫大學 (英23,全球159)

拉夫堡大學(英30,全球226)

賽克斯大學(英32,全球246)

薩里大學(英33,全球267)

諾丁漢特倫特大學 (英70)

伯明翰城市大學 (英71)

金史密斯大學(傳媒專業全球排名12)


愛丁堡大學


圖片

愛丁堡大學簡稱愛大,蘇格蘭之王,全球20強頂尖名校。

位于英國蘇格蘭的首府愛丁堡市,成立于1583年,是英語圈國家中第六古老的綜合研究型大學。

根據2014-2015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愛丁堡大學被列為全球第十七名 ,英國第六位。2014年12月18日,由英國官方每7年發布一次的REF英國大學科研實力(原RAE)排名中,愛丁堡大學高居全英第四位 ,僅位于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和劍橋大學之后,是英國超級精英大學。與此同時,愛丁堡大學產生過23名諾貝爾獎獲得者 、3位英國首相、4位總統和2位總理,并為羅素集團、Universitas 21、科英布拉集團及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

愛丁堡大學有一套嚴格的錄取選拔機制,亦是英國大學中入學競爭最激烈申請難度最高的大學之一,錄取率僅為10%左右。


曼徹斯特大學


圖片

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英國大學中世界排名最高的八大最著名學府之一,世界50強頂尖名校,歷年最高世界排名為全球第26名,英國著名的六所“紅磚大學”之首,英國“常春藤聯盟”羅素大學集團的創始成員之一,始建于1824年,位于英格蘭第二繁華城市曼徹斯特。該校校友中共有25位諾貝爾獎得主。



加拿大方向(部分):

多倫多大學(加1,全球25)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加3,全球45)


多倫多大學


圖片

多倫多大學(簡稱多大) ,英文University of Toronto(簡稱UofT, UT或UToronto)

始建于1827年,坐落在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倫多,起源于公元1827年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同時也被公認為加拿大綜合實力第一的高等教育機構。

多倫多大學每年發表的科研論文數量僅次于哈佛大學,論文引用數量穩居世界前五名。主要學術貢獻包括但不限于:干細胞及胰島素的發現,電子起搏器、多點觸摸技術、電子顯微鏡、抗荷服的發明和發展,NP完全理論,以及發現首個經核證的黑洞,現代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的發源地。

多倫多大學位居2021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17名2021THE世界大學排名第18名 2021QS世界大學排名第25名,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23名。多倫多大學是美國大學協會的62所北美頂尖研究型大學中僅兩所在美國本土外的大學之一。多大擁有世界規模前三的圖書館體系,藏書規模僅次于哈佛和耶魯,它的出版社系統也在全世界有著深遠的影響力。



澳大利亞方向(部分):

悉尼大學 (澳2,全球40)

新南威爾士大學(澳4,全球44)

昆士蘭大學(澳5,全球46)


悉尼大學


圖片

悉尼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始建于1850年,是坐落于南半球金融、貿易與旅游中心——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悉尼的世界著名頂尖研究型大學。悉尼大學是全澳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是整個南半球首屈一指的學術殿堂和全球著名的高等學府。

2008年,牛津大學前法學院院長邁克爾·斯賓塞開始擔任悉尼大學校長一職。悉尼大學歷史上培養了一系列的重要人物,悉尼大學不僅是是澳洲最優秀的大學之一,亦是世界頂尖名校。

在2019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全球第31名  ,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全球排名第42位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全球第60名  ,2019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排名全球第80位  ,2018年英國QS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名世界第4位  。


其他世界名校(部分):

香港大學(香港1,全球22)

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2,全球61,傳媒專業全球第一)

烏得勒支大學(荷蘭5,全球121)

奧克蘭大學(新1,全球81)


香港大學


圖片

香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簡稱 “港大”(HKU)

是中國香港的一所國際化公立研究型大學,有亞洲“常春藤”之稱 。校訓為 “明德格物” ,對應拉丁文為Sapientia Et Virtus。

香港大學自創校以來始終采用英語教學,其學術研究多可與歐美無縫對接、良性互動,也得益于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以醫學、商科、人文、政法等領域見長的香港大學都是中國高等教育界一面獨特的旗幟,享譽亞洲乃至世界。

香港大學為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松聯盟、Universitas 21、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粵港澳高校聯盟、京港大學聯盟、滬港大學聯盟成員,AACSB及EQUIS雙重認證成員,是全球第一個界定出SARS病原體的科研單位。截至2018年,港大共有十所學院以及研究學院,教職員7795人,學生29099人,在經濟、金融、會計、生物醫學、牙醫、教育學、人文學科、法學、語言學、政治學與社會科學等領域展現出較強的科研實力。


阿姆斯特丹大學


圖片

阿姆斯特丹大學(荷文: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英文:University of Amsterdam)簡稱UvA

是一所坐落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世界級頂尖研究型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下屬的商學院(Amsterdam Business School)是荷蘭乃至歐洲最好的商學院之一,取得了EQUIS、AACSB、AMBA三項世界頂級認證,是世界上只有1%的商學院同時擁有這三項皇冠認證。

阿姆斯特丹大學成立于1632年,它是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Universitas 21、歐洲首都大學聯盟、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的重要學術成員,共誕生了六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五位荷蘭首相

近10年來,阿姆斯特丹大學在QS世界大學排名50-60名區間波動 ; 2021THE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66位荷蘭第一;在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傳播學及媒體研究專業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1位。 2020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阿姆斯特丹大學位列世界第40位。


在 此

我們衷心感謝所有老師和升學指導的辛勤付出,以及同學們夜以繼日的刻苦努力,是師生的共同協作,才交上了這一份閃耀的成績單。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希望這也能激勵學弟學妹們,堅定自己的信念,朝著相同的方向繼續前進。熬過黎明前的黑暗,相信必定有彩虹在不遠處等待。

更多的offer還在路上,敬請期待!


更多新聞

Top